人非生而知之者
人非生而知之者
1、《庄子:迈向超俗之境》,作者:[日]蜂屋邦夫,译者:张谷,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5月。我们都是作为有死的存在者在世上享有此生。即便有何时、何地、如何死等区别,在最终都会死这一点上,古今东西,没有一个例外。
2、每个人都是主角,不是配角,不是旁观者,这也是人类历史上之所以产生众多哲学和宗教的原因。当然,庄子也对生死问题进行了种种思索。在这一点上,他与孔子有着显著的不同。
3、当弟子子路询问生死问题时,孔子答以“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而岔开了话题。孔子意在劝诫,比起死亡,现实社会的问题更应该关注,但是,他非常尊崇以丧葬礼仪和祖先祭祀为中心的礼制体系,反复向弟子们教授仪式的程序和内在精神,并没有忽略死的问题。
4、只不过,死作为当时社会中的事件而被深刻地社会化了。与此相对,庄子是把死作为死本身来思考的。正因为如此,庄子的思想具有穿越两千数百年时空而逼近生活于异域的现代人的力量。人虽是历史性的存在,但仅在生死这一点上,又是超历史的存在。
5、我们之所以能从庄子思想中直接学到很多东西,是因为我们与庄子处在同一界域中。上面已经对庄子及其思想做了各种考察,最后我们来看看,庄子关于死这个人生最重要问题的思考。
人非生而知之者
1、近年来,由于人的寿命延长,死不再是本人的问题,而越来越多地变成周围人的重大问题,真是使“寿,长寿,则多辱”,《天地》篇,成为现实了。从死的当事者性这一点来说,死对周围人而言无论是多么重大的问题,都还是另一个问题。顺便提一下,“寿则多辱”一句,兼好法师也在《徒然草》第七段引用过:“作为过客暂居于世上,等待老丑之年的必然到来,到底所图为何呢”这一段对《庄子》的引用很明显,不过,兼好是在寿命过长就会变得丑陋、羞耻心丧失而不成体统这个意义上引用的,他称这是“对人情物趣一无所知”。“辱”和“耻”意思相同,耻辱一词就是两字合成的,但中文“耻”的原意是名誉受到损伤而感到羞耻,史载宋荣子倡导“见侮不耻”之说。
2、相对于“耻”,“辱”则属于身体性的,是受到身体上的损害而具有的屈辱感。兼好在多大程度上严格区分此二字,还不清楚,不过,他似乎通过将原文的“辱”读为“耻”,而把庄子思想勉强解释为日本式的“物哀”审美感。如果不能逃脱死,在身心两方面都与痛苦相伴的话,对此的超越也应该涉及身心两个方面。
3、但是,为解决这个问题,在两千数百年前的条件下,从身体层面采取什么措施几乎不可能,而势必专门从精神层面来寻求超越。《庄子》中对完成超越后状态的描述很多,而关于庄子实际面临烦恼的叙述很少,但是,有许多小故事是围绕死展开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庄子及其后继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之深。
4、那么,就来读几个故事吧。首先,内篇的《养生主》中有这样一则故事。老聃去世了,秦失去吊唁,只是行了哭号三声的礼仪就出来了。于是弟子就问:“先生不是老聃的友人吗。
5、”秦失答道:“是的。”弟子质问:“那么,这样吊唁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