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楼高百尺
危楼高百尺
1、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2、陈亮,公元1143年—1194年,字同甫,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南宋思想家、文学家。
3、婺州永康,今属浙江其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事,孝宗时作《中兴五论》,表达其抗金主张。光宗绍熙四年,公元1194年,状元及第,授签书建康府判官。
4、陈亮提倡注重事业功利、有补国计民生的“事功之学”,为浙东事功学派的永康学派主要代表。有《龙川文集》《龙川词》。
5、《念奴娇》,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一位名叫念奴的歌伎,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等。此调以苏轼《念奴娇·中秋》为正体,双调一百字,前后片各十句四仄韵。
危楼高百尺
1、另有十一种变体。刘熙载曾在《艺概》中将陈亮与辛弃疾相提并论:“陈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古人登高必赋,辛弃疾在镇江北固亭有《永遇乐》,同样在镇江,俱是登临抒怀,陈亮登多景楼则有这首《念奴娇》。当时,陈亮为筹划北伐策略,正考察北临长江的镇江山川地势,此篇即考察后所作。
2、词作开篇“危楼还望”点题,接着以“今古”奠定此词借古讽今的基调,为下片的频繁用典做准备。词人登上高楼,以经济之略自负的他,胸中一腔忧愤,人世间古往今来有谁能领会呢。没有人回答,眼前只有“鬼设神施”般极其险峻的山川形势,令人一声长叹。这进可攻、退可守的绝佳地理形势,反而成了宋王朝恃险扼守的天然的“南疆北界”。
3、笔触至此,我们终于明白了词人难以为人领会的“此意”是什么了——他痛恨当权者的不思进取,白白浪费着这个足以与北方强敌争雄的形胜之地。纵然此地“一水横陈,连岗三面”,横贯着波涛汹涌的长江,环绕着连绵起伏的山岗,又有什么用呢。当权者们和六朝南渡的那批人没什么两样,都只为个人家族的利益营营苟苟。词人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山川不语犹有争雄之意,而无能者却倚仗天险一隅苟安,真是辛辣的讽刺。
4、过片词人继续用东晋的故事对统治者进行批判,他们学着渡江的东晋贵族感慨故国沦亡,空自洒英雄之泪,却没有光复神州的实际行动。只是划江而守,颓靡不振,完全不顾沦陷区的中原人民依旧在外敌的腥膻之下呻吟。无情地揭露了统治者的自私无能之后,词人也从忧愤转为豪迈,正面提出自己的北伐主张:“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5、”《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凭借这样有利的江山形势,真正的英雄应该像当年的祖逖那样,长驱北伐,中流击楫,立誓收复中原;应该像当年的谢安一样,有坚定的胜利信心,何必要惧怕强大的敌人呢。至此,全词在激越的情感喷薄中收束,充分展现了词人豪迈的胸襟和气度。全词上片借景生情,下片抒发议论,笔锋犀利,气势纵横,体现了词人义无反顾的北伐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