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应无恙
神女应无恙
1、坐在阳台上看海眼前的海域十分辽阔,远处的山峦展现曼妙稍带苍茫的身影,营造了香港少见的宁谧。我带了一本小说,像是配合悠闲场景的道具,坐在露天摆设的桌椅旁边,似乎在冥思,却更可能是漫无目的,看着天际的浮云发傻。
2、随意翻翻手边的小说,并不在乎书中故事的情节,只觉得书页翻动的声响,呼应着远方振翅飞过的白鹭。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写的是辋川夏天的郊野,怎么让我在冬季末梢的香港,远离市嚣,有着同样的诗意感受呢。
3、一种慵懒的闲散,随着温煦的阳光铺洒在背上,舒展过全身,一直到脚趾都感到轻颤的悸动,像是法国点彩印象派所画的星期天公园午后,仕女撑着阳伞走过身旁,一一向我道声万福。我记得小时候在台湾,我们称呼西式建筑为洋房,洋房楼上的突出平台为“阳台”,有时也写作“洋台”,觉得这两个词语可以通用。
4、写“阳台”时,心中浮起的意象是太阳可以照射到的处所;写“洋台”,则感觉是点出西洋式的建筑结构。但是,我查了查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词源正续编》,台北,1960,却只有“阳台”,没有“洋台”一词,而且指的是古代的山名或地名,引的材料则是宋玉的《高唐赋》,好像在正式辞书中,“洋台”一词没有存在的资格。有趣的是,西风东渐之初,因为接触洋风的都市开始有了西式建筑,像朱丽叶小姐走出闺房吐露心曲的阳台也出现了,就有“洋台”之称。被胡适称作“嫖界指南”的晚清狭邪小说《九尾龟》,讲到西式洋楼房间外面的平台,用的就是“洋台”,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中,“洋台”一词也频频出现在新文学作品中,鲁迅、茅盾、林语堂的书中都用过。
5、现代的辞书,经过上百年的新词正名过程,“阳台”成为标准名称,而“洋台”一词已经逐渐绝迹,在辞典中几乎找不到了。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1999年版,“阳台”有两个解释:一是“传说中的台名”,引了宋玉《高唐赋序》,说明后世“称男女合欢的处所”;二是“新式楼房房间外面的平台”。
神女应无恙
1、“洋”字下,则根本没有“洋台”一词。1993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给了三个解释:一是宋玉《高唐赋序》引出的“男女欢会之所”,二是王屋山的道家清虚洞天,三是楼上房间外面的小平台。“洋”字下面有“洋台”一词,解释很简单,就是“阳台”。吴光华主编的《汉英大词典》,第三版,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阳台”译作,也未收“洋台”一词。
2、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第二版,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这三个英文单词都译作“阳台”,不见“洋台”踪影。可见,在现代汉语规范中,“阳台”已经取代了清末民国时期出现的“洋台”,而兼有古代充满情色诗意的用法,以及现代西式建筑的突出空间。
3、说到阳台充满情色的诗意,现代年轻人恐怕很难想象,最多只会想象莎士比亚笔下的朱丽叶,在舞台布置的阳台上吐露心声,呼唤日思夜想的罗密欧。然而,中国古代的文人,只要一提阳台,就会想入非非,满脑子阳台云雨,想到襄王巫山会神女的典故。
4、李白《清平调词》的第二首:“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就提到了巫山云雨,虽然李白是奉诏作诗,以唐明皇的视角出发,写贵妃娇艳的仪态令人心动,却未免稍嫌露骨了一点,难怪有人觉得他在吃杨贵妃的豆腐。巫山巫峡给诗人带来的想象,在杜甫《秋兴八首》的开头,“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5、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是完全不同的磅礴苍劲,可以气吞河岳。但是,大多数时候,巫山云雨都让人想到梦幻般的云雨之情,接近李商隐写的《过楚宫》:“巫峡迢迢旧楚宫,至今云雨暗丹枫,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中国文学传统中的阳台云雨联想,始作俑者是宋玉的《高唐赋》与《神女赋》,前一篇写“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楚王就问宋玉这云气是怎么回事。宋玉说了一个先王在高唐梦遇巫山神女的故事,绸缪缱绻之后,神女告诉他:“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朝朝暮暮。”后一篇写襄王听了故事,就夜梦神女,可惜好事未谐,只留下无限怅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