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4-10-25 07:59:11 0533笔记

摘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提起苏东坡,几乎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会立刻蹦出他的几首经典诗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明月几时有。2、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下一秒,一个乐天知命、豁达潇洒的乐观主义者又会带着他颇为传奇的人生经历出现在眼前:。他命途多舛,先被贬到湖北黄州,再是当时被视为未...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提起苏东坡,几乎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会立刻蹦出他的几首经典诗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明月几时有。

2、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下一秒,一个乐天知命、豁达潇洒的乐观主义者又会带着他颇为传奇的人生经历出现在眼前:。他命途多舛,先被贬到湖北黄州,再是当时被视为未开化之地的岭南,却仍可以淡然地写下‘此心安处是吾乡’。

3、被贬到当时的“世界尽头”海南,面对一无所有的境况,他居然还有闲情雅致去酿酒,教当地人烹制“东坡肉”。图源/《历史那些事第三季》。即使相隔千年,我们还是会禁不住一次次地被这个乐呵呵的人打动。

4、但是,苏东坡留给我们的,远不止于诗词的审美和心灵上的抚慰。但“大知识分子”不常有。钻研苏东坡数十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李山教授就有一个这样的看法:“唐宋八大家里,有大知识分子、中知识分子、小知识分子,而苏东坡就是其中的‘大知识分子’”。在苏东坡的身上,不只有乐天知命的人生态度,还有中国文人特有的风骨。

5、李山教授说,“苏东坡的内心可豪迈、可深情、可喜气、可忧伤,但底色终究还是儒家的,是救世济民现在普遍传说中的苏东坡,似乎就是每天喝喝小酒,一高兴了就出口成章,每天悠哉悠哉。而李山教授却说:其实不是这样子的,苏东坡有的不只是文学造诣,功绩还非常可观。“苏堤”至今令人称道,苏堤不但疏浚了西湖的淤泥,为沿湖农民储蓄灌溉水,还雇用了数万灾民,让他们有生计。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哪怕在流放期间,他也没有自暴自弃,始终为百姓造福。贬到黄州,他便鼓励鄂州太守向富裕家庭募捐,拯救婴儿的生命;贬到惠州,他便动员士绅筑桥,保证当地百姓的饮水安全;到了海南,又胼手胝足,办起来书院,培养下一代人才。

2、这不只是一个甘于躺平享乐的人,而是一个始终注重事功与实干的人。一肚子“不合时宜”的人。怎么写出了千古佳作。

3、如果深读苏东坡的诗歌,你还会找到当时的历史、政治线索。只有了解他在“乌台诗案”中遭人诬陷而九死一生的经历,我们才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那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背后的豪迈之情,才会更加欣赏那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背后的旷达平和。只有知道北宋的元祐党争,知道苏东坡因为始终坚守立场,既不讨好新党也不奉承保守派而屡次卷入纷争这些历史节点,才能更加理解苏东坡为何在黄州写下“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为何在钱塘江前感叹世事变迁:“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为何他的侍妾笑他“一肚子不合时宜”。

4、图源/《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不是一个典型的官僚,也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李山教授有一句精妙的解析:“苏东坡的精神世界既与现实相纠缠,又不失宗教的宁静与超脱。

5、”也因此,他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爱他人,更懂先自爱。苏东坡在写给朋友的书信,总是用“倍万自爱”做结语,如:给王迥——“伏冀倍万自爱”。总而言之,真实历史洪流中的苏东坡,是一个复杂而饱满的人。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0533笔记 编辑,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站长qq 352082832@qq.com,我们会尽快处理。
Copyright © 2017-2023 0533笔记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8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