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学时代
我的中学时代
1、在学校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学校对学习成绩却十分重视,班里同学在每次考试期间就有很大的淘汰率,在激烈的竞争氛围里,你追我赶,没有人不重视学习。初一上学期之后,我的考试成绩没有后退,而且有一点点上升,逐渐从20多名考到了十几名。1998年这一年,也就是从初一下到初二上这一年,我的考试成绩一直处于上升阶段,逐渐从全班中后等、中等,甚至一度进入全班的前列。
2、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我竟然考了全班第三名,这是我初中阶段最好的成绩。然而接下来,到了初中的后半段,我的成绩开始下滑,到了1999年这一学年的一次考试,我的成绩再度退到二十名之后。成绩的下滑对我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阴影,尤其转眼要进入初三,真正面临中考了,更是感到不安。以致后来多少年过去了,还会梦见一次次考试排名不断后退,自己却只能无奈的绝望。
3、我当然在采取措施补救,更加努力学习,对于较弱的科目,采取了一些极端措施。比如对于语文,我看到一同学手里有一本语文常识大全,涵盖了语文考试所有的内容,于是拼全力把那厚厚的一本书抄了下来。
4、有一次课间,班主任语文老师看到我在努力抄书,跟别的语文内容不甚相同,于是拿起我的本子,翻看一下我抄的厚厚一本子,露出了惊讶的目光,然后问我:“你抄下这些”。我点点头:“看。”实际上,这些内容对于语文成绩的提高作用不大,也不是全靠记住一些比较偏僻的字词句和文学常识就行的。中考时语文试卷干脆没有考过多的语文基础知识,只考了阅读和作文。
5、这些耗费巨大精力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看来却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可以说没有抓住重点。初二下半年和初三上学期时,不甚懂得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死读书,死学习,这让我的身体几乎要被累垮了。不过持续半年多的诸如这类的苦功夫,给我各门课的基础知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效果没有在短时间内出现,在高中阶段倒是很长时间感受了这一时期基础知识播下的硕果。
我的中学时代
1、与此同时,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学习,到了初三上学期结束,我的考试成绩还是没有起色,只是这次期末考试时,我在班级内的名次没有再继续后退了。初三下学期开始进入中考复习阶段,几次模拟考试,我的成绩又开始逐次上升,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竟然考了全班第4名。
2、这个成绩让我喜出望外。因为通过班里的成绩基本上就能清楚自己在全县的排名,按照往年的政策,只要是全县前200名,读高中就是免费的。只要在全班排15名以内,差不多就能进入全县前200名。
3、如果能考进前200名,那么家里也就不会阻止我继续读高中了,我的成绩已经远远超过这个底线期望了。那时候,父母不太支持我继续读高中。他们大概觉得上完初中就差不多了,上学读书太辛苦,学校的生活条件太差,不值得,随便找个工作挣钱吧。
4、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所以就想如果我能考到一个可以免费上高中的分数,父母应该就不会反对了。有一次放假回家,我对母亲说,如果我中考也能考到这样的成绩,上高中肯定就不用交学费了,母亲觉得我是在吹牛。中考结束,我的中考分数在全班排第八名,在全县排第100名,稳稳考进了前200名。这一成绩不算什么惊天动地的,只是相比初中入学在班里排第61名,已经是有根本性进步了。
5、中考后,高中入学前,我预料到这一成绩在进入高中后可能会导致在班内排名好于初中,起码直接进去全班前5名。这主要是当时所在初中一家独大,一所学校占据全县前100名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