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意思

2024-10-22 06:13:15 0533笔记

摘要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意思1、有两部影视作品,是以华坪女高张桂梅老师为原型创作的,一部是电影,叫《我本是高山》,一部是现在的电视剧,叫《山花烂漫时》。电影是完全扑街了,但电视剧《山花浪漫时》评分极高,快要满分了,已经有了封神的迹象了。2、两部作品的演员演技都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故事创作出了问题,前者功利性太强,用的是好莱坞的故事叙述方式,制造个人英雄主义,配角几乎都是敌人,估计是想去国际...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意思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意思

1、有两部影视作品,是以华坪女高张桂梅老师为原型创作的,一部是电影,叫《我本是高山》,一部是现在的电视剧,叫《山花烂漫时》。电影是完全扑街了,但电视剧《山花浪漫时》评分极高,快要满分了,已经有了封神的迹象了。

2、两部作品的演员演技都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故事创作出了问题,前者功利性太强,用的是好莱坞的故事叙述方式,制造个人英雄主义,配角几乎都是敌人,估计是想去国际上拿奖的缘故吧。而后者就是一群普普通通中国人身上发生的事,作品反映的是一个群像,是一群人的不抛弃不放弃,然后学有所成的孩子再回来继续接力。

3、这两部作品,用两首词就能反映出不同,这两首词都是描写梅花的,第一个是陆游写的,第二个是毛主席写的,从意境中看看到底不同在哪里,正是意境的不同,《我本是高山》则是陆游写的“张桂梅”,而《山花烂漫时》则是毛主席笔下的张桂梅。先贴出这两首词。陆游写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毛主席写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5、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意思

1、陆游笔下的“张桂梅”,跟个屈原似的,整天埋怨,别人都是糊涂虫,就他一个人最清醒,别人都是臭气哄哄的,就他一个人香喷喷的,后来没人愿意理睬他的想法,他就要投河,确实是个人名节有了,后人也给了很高的赞誉,甚至还有他的节日,但是此人和海瑞差不多,几乎没有解决过实质性的问题。而毛主席笔下的“张桂梅”,也是有个人气节的,在艰苦的条件下能坚持自己的想法,但是她是怎么做的呢,她是发现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在这个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她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敌人搞的少少的,是一群有信仰的山花迎来了春天,并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因此她在山花丛中笑,给摄影镜头来了一个群体的定格。

2、电视剧的创作班底,尤其是编剧,对张桂梅领悟的是很深的,因此电视剧里面的“张桂梅”,她并不是苦情的,而是“狡猾”的。我想起一句周星驰电影的台词,想做好清官啊,要比奸官更奸才行。张桂梅要做一个好人,那就要比坏人更“坏”才行,但是她所用的手段,去推动做一个好事情,这个导向的结果就是正向的,这个好人就是立体的。如果张桂梅整天卖惨,我老公没了,我自己也没钱,还生病,山沟沟里女孩十几岁就嫁人,不读书,真的太惨了。

3、她要是整天说这个,不可能拉的来赞助,也不可能会得到当地政府全力以赴的支持,如果就凭卖惨,就能搞来钱来办高中,那菜市场周边跪着卖唱乞讨的岂不是人人都是“张桂梅”。张桂梅的手段还是强悍的,她是一步一步,把很多人拉入了她的局中,一开始没人信她的鬼话,最后就只剩下了6个老师,她于是把自己要办的事情提升到了共产主义信仰的高度,再加上第一届的所有有家庭问题的女生都考的不错,才逐渐被人关注到。

4、演员宋佳去请教张桂梅老师,问我怎么才能演好呢。张老师只回答了两个字”如果说张桂梅一开始走投无路的时候说信仰,有营销之嫌,而现在是真的信仰了。她当年说出信仰之时,就是要让政府知道,我这不是简单的民办学校,我是践行我党开创人毛主席的教导,让每一位人民都能接受到教育。首批只留下5个老师,包括她一起6个人,全部是党员,他们对着党章发誓,要去改变山沟沟里的女孩的命运,他们并不是搞个人英雄主义,最后社会的爱心人士、地方政府、教育局全部加入其中,以及考上大学的女孩又返回华坪高中教书,形成了一个集体主义大合唱和接力的壮举。

5、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取的非常好,《山花烂漫时》,他没有去突出张桂梅这个主角,但张桂梅这个火种却无处不在,虽然词牌名叫《卜算子。咏梅》,在陆游的笔下,梅是主角,而在毛主席的笔下,山花则是主角。该剧的结尾也是与众不同,按照主旋律的写法,可能是张桂梅要去北京披着红花去领奖状去了,但该剧不是,第一代付出的人陆陆续续退了,马县长、周局长,包括张桂梅,她说,以后我就不管了,有新人来做了,但是最后她还是回到了女子高中,她放不下,故事虽然戛然而止,但是留给人感动却是无限远。主旋律的故事是比较难讲的,你强行输出价值观,会遭到别人厌烦,那要怎么做呢,其实说起来很简单,走到群众中间,如实的去描述,为什么这部电视剧得到如此高分,就是和生活中的人能对应起来,每一个人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无数个原型。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0533笔记 编辑,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站长qq 352082832@qq.com,我们会尽快处理。
Copyright © 2017-2023 0533笔记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8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