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载酒西园醉
东园载酒西园醉
1、苏轼与山东,22,:苏轼到“滕县同学”家做客,留下的理趣诗传诵至今最是同学情,快意纯且真。元丰元年,1078,九月,应时同年邀请,时任徐州知州的苏轼欣然做客滕县西南郊的时氏园林,恰秋意渐浓,园内松柏珍木郁郁,池中龟鱼悠然,一下子触发了苏轼种木与种德的遐思,遂留下一首极为珍贵的理趣诗《滕县时同年西园》。滕州滕国故城滕文公楼即景01同年情几何,诗意相与析《滕县时同年西园》诗,珍贵之处有二。
2、一是珍贵在凤毛麟角的“山东同学情”。宋代同期考中进士的学子间互称同年,不论年龄大小,多尊对方谓之“年兄”。
3、苏轼的这位时姓同年是嘉祐二年,1057,与苏轼同榜的进士,在有籍贯可考的253名进士中,即便算上晁补之的父亲、时居澶州清丰的晁端彦,山东籍进士也仅3人。这一年,滕县所属的京西路考中进士者,包括河南偃师朱光庭、徐州彭城刘元瑜、郓州须城梁焘等仅4人①,时同年也是同榜后与苏轼有交往的36名同年之一②,且两人交谊自徐州始一直延续到东坡谪岭南。二是珍贵在至情至理的“立德树人意”。
4、唐诗重情趣,宋诗重理趣。苏轼的《滕县时同年西园》诗以情说理,以理畅情,在情理交融中生动阐释了种木与种德、立德与树人的深邃道理,是宋代理趣诗中关于“立德树人”的上乘佳作。“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我独种松柏,守此一片心。
5、”漫步西园松柏间,苏轼内心的松柏情节与眼前松柏世界瞬间便产生共情,诗中的我,既是指时同年,也是苏轼“一片心”的真情告白。苏轼一生喜种松柏,赞赏松柏之品节,引松柏为心灵上可堪终生依倚的故交,欣赏松柏周身所洋溢的生命力和奔放的自由并用以涵养心胸气度。一个“独”字,可见苏轼不肯随俗俯仰的性格,爱松远槐,在抑扬之间,松树之高拔伟岸气压凡木的风骨。“君看闾里间,盛衰日骎骎,种木不种德,聚散如飞禽。
东园载酒西园醉
1、”苏轼感喟,人世间变化之速如奔马飞驰,只知“种木”,不崇尚品德修养,财富等人生依托会像禽一样倏忽而折。就在这年来西园前后,苏轼在徐州为钱塘处士、医者王复寄诗作序,称其“名随市人隐,德与佳木长”,因“人徒知其接花艺果之勤,而不知其所种者德也”,故为其园圃内亭命名曰“种德亭”,畅言:“木老德亦熟,吾言岂荒唐”。
2、“老时吾不识,用意一何深。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苏轼夸赞时同年说,“老时啊我没有想到你种松颐养性情、启导子孙用意这么深沉,人生知己,得几人足矣,至情至义,比千金还重。”“西园手所开,珍木万千岑。
3、养此霜雪根,迟彼鸾凤吟。”老时亲辟的“西园”点点滴滴透露高雅不俗的品位,苏轼寄寓松柏枝繁叶茂时,鸾鸟凤凰定会栖息歌吟。“池塘得流水,龟鱼自浮沉。
4、幽桂日夜长,白花乱青衿。”苏轼写景,一个“自”字,一个“乱”字,便情语景语交融,传神勾勒出龟鱼翔浅底,池塘水潺潺,幽桂参天,白花碧野的大家气象。“岂独富草木,子孙已成林,拱把不知数,会当出千寻。
5、樊侯种梓漆,寿张富华簪。我作西园诗,以为里人箴。”最后,苏轼由情入理,巧用比兴,以花木之枝繁叶茂,暗喻西园主人的子孙必将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之材,祝愿时同年能秉持后汉樊侯一样的品格,情怀淡远诗的结尾,苏轼点明此诗立意,就是希望乡人能向时同年学习,养成重德轻财的品格。02同年谓何人,身世相与析苏轼担任徐州知州时,徐州隶属京东西路,下辖彭城,州府所在)、沛、萧、滕、丰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