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使馆pm2.5
美使馆pm2.5
1、英文全称为(颗粒物,科学家用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或周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两种大气污染物。
2、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10,指直径大于2.5微米、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100,即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3、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
4、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其次,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5、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总之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而2.5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在欧盟国家中,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
美使馆pm2.5
1、而2.5还可成为病毒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目前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泰国、印度等均将2.5列入空气质量标准。而*为悲催的是,2.5尚未被列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指标,因此这就成了美国大使馆数据和政府官方数据直接冲突的根本原因。
2、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原总工程师魏复盛研究结果还表明,2.5和10浓度越高,儿童及其双亲呼吸系统病症的发生率也越高,而2.5的影响尤为显著。《整体环境科学》,上增刊登过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及其同事一项新发现:2004年至2006年期间,当北京大学校园观测点的2.5日均浓度增加时,在约4公里以外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病急诊患者数量也有所增加。
3、虽然10和2.5都是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但2.5的影响显然更大。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版《空气质量准则》中也指出:当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的死亡风险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约增加15%。一份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称,2.5每立方米的浓度上升20毫克,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约34万人死亡。2.5的标准,是由美国在1997年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监测随着工业化日益发达而出现的、在旧标准中被忽略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颗粒物。
4、2.5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到2010年底为止,除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2.5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2.5的监测,大多通行对10进行监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010年9月公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专门展示世界各地2.5的密度由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制作。他们根据的两台卫星监测仪的监测结果,绘制了一张显示出2001年至2006年2.5平均值的地图。
5、在这张图上红色,即2.5密度**),出现在北非、东亚和中国。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2.5的密度,指数甚至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在这张2001-2006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2.5**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世界卫生组织()认为,2.5小于10是**值,而中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50接近80,比撒哈拉沙漠还要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