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足挂齿的意思
何足挂齿的意思
1、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王)曰:“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肥义曰:“臣闻之疑事无功身着胡人的服饰,像胡人一样骑马射箭。由于“胡服骑射”是实施改革的成功典范,所以成了改革的代名词。合纵抗秦失败后,赵武灵王认识到,赵国如不迅速强大起来,在相互竞争的兼并战中就有被吞并的危险。
2、当时赵国的北面同燕相接,东北面与东胡相邻,西北面同林胡、楼烦接壤。他们都是游牧部落,靠打猎为生,经常以骑兵侵扰赵国边境。
3、再有中山国处于赵国的腹地,赵国与日益强盛起来的秦国也只有一河之隔,身处四面争战之地的赵国随时都会燃起烽烟。在边境线上,赵武灵王看见守卫边境的胡人骑兵往来如梭,刚才还在眼前,一会儿便不见踪影。原来,邻国的士兵上身穿的是窄袖短褂,下身穿的是细裤皮靴,而且还有着高超的骑马与射箭技术而赵国的兵士身着宽袍大袖,披着笨重的盔甲,穿着烦琐,动作迟缓,虽然武器比胡人优越,人数比胡人众多,但战斗力却不如他们。
4、赵武灵王认为要想使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必须效仿胡人,实行胡服骑射。公元前307年春,赵武灵王在信宫(今河北永年区西)召集肥义、楼缓等朝中重臣商议此事。
5、赵武灵王向大家讲述了赵国所面临的危险局面并力主变革图强,实行胡服骑射。他的主张得到了大臣肥义、楼缓等人的积极赞同。赵武灵王说:“肯定会有很多人指责我,阻拦我推行胡服骑射,那该怎么办呢。
何足挂齿的意思
1、”肥义见多识广,深明大义,他说:“要办成一件事,不下决心是不行的。俗话说,决策时犹豫不决,就没有成功的希望;办事时瞻前顾后,就没有美好的名声。你既然下决心改革,就不要去管天下俗人的议论。
2、”肥义的话更坚定了赵武灵王的信心。于是赵武灵王打算颁发改革令。
3、肥义和楼缓说:“大王,先不必急于下令,不如我们先带头穿上胡服,让大家先适应适应肥义命人赶制了几套胡服,到了上朝的日子,赵武灵王就穿着胡人的短式上衣来到了朝堂上。大臣们见君王身着这样的装束,先是一惊,接着便议论纷纷。
4、过去君王身穿汉服,宽袍大袖,拖地盖脚,走起路来不紧不慢,颇有堂堂君王的盛仪,可今天的这身装束衣袖紧束,手脚尽露,像个俗家人的打扮。一些守旧的大臣,劝谏赵武灵王说:“中原是文明礼仪之邦,万物皆备,历来传播的是圣贤思想,施行的是仁义礼教,学的是诗书礼乐,应该是胡人学习的榜样。现在大王要丢掉这些传统而实行胡服骑射,就是要背弃古代圣贤的教导,更换先祖的章法,这是万万行不通的。”赵武灵王力排众议,用强兵之道和泱泱赵国多次被游牧部落击败的史实,说服大臣,一些大臣虽然心里还是不太赞同,但口头上已经说不出什么了。
5、赵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是赵国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他非常尊重历史传统他听说赵武灵王要实行胡服骑射的改革,非常生气,假称有病不上朝,一些反对者也站在公子成的大旗下,形成了一股较强的反对势力。赵武灵王心想,要顺利推行改革,必须首先说服公子成,于是便带着一套新制的胡服去探望叔父。公子成说:“赵国是中原大国,理应成为各国的榜样,怎么能穿胡服而丢弃先王的礼法呢。”赵武灵王说:“衣服是为了便于使用,礼教是为了便于行事。